Photo credit: Iowa State University |
作者:林怡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公民教育碩士班
指導教授:林安邦 博士
根據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學習內容中有關於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及性取向的同志教育課程,2012年教育部欲將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時,遭受家長及宗教團體反彈,展開支持與反對的爭辯。然而,霸凌情況最嚴重的國中階段,至今於正式課程中仍無同志教育。究竟我們已接受同志教育的高中學生,對於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如何?對同志教育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又是如何?此為研究者所欲瞭解的地方。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自編之「高中學生對同志態度量表」及「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問卷及填答結果見附件一、附件二及附件三)。
「高中學生對同志態度量表」,研究構面包括認知、情感及行為層面,量表Cronbach’s.α係數為.939,達到最佳的信度係數。「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研究構面包括認同度及適宜的教育階段層面,量表Cronbach’s..α係數為.891,達到優良的信度係數。
抽取樣本
高一學生剛學習同志教育且心智年齡較近國中小學生,故研究母群體選擇103學年度臺灣公立高中一年級學生。抽樣採分層隨機,於北部、中部、東部及南部等四大地區中各抽取符合分層母群體比例的男校、女校及男女合校的學生。最後抽取29所學校,回收946分有效問卷,超過母群體1%,研究數量有精確度且符合99%信心水準,及抽樣誤差正負4.17%內。
樣本背景
樣本男女比例平均;樣本地區分配與全國高中生居住地區相近;樣本高中生的學校性別脈絡與全國高中生之學校性別脈絡相近;類組偏好部分,本樣本高中生以第一類組/人文社會最多,第二類組/理工其次,第三類組/生科醫學最少;宗教信仰,由最多高中生信仰到最少依序為:無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其他,伊斯蘭教為0人;樣本高中生有接觸過同志者比無接觸同志者略高1.92%;性取向部分,同性戀者佔1.8%、雙性戀者佔6.5%、異性戀者佔90.1%,未填答者佔1.2%(註1)。本研究中非填寫異性戀佔9.9%,與Young(2011)認為學生中約莫有10%為非異性戀者之主張相近。
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為正向
高中生對同志態度單題平均得分百分比為73.55%,高中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單題平均得分百分比為74.21%。其中,98.6%的學生同意「透過同志教育也是學習尊重的一環」;88.96%的學生同意「學校有必要實施同志教育」。因此高中學生對同志態度相當正向,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也相當肯定。
支持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
92.92%的高中生支持國中階段進行同志教育,73.82%的高中生支持國小階段進行同志教育,更有80.30%的高中生同意同志教育應該即早施行。
支持同性婚姻
87.31%高中生同意「我祝福同性婚姻」,且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對同性婚姻的祝福態度沒有顯著差異,呈現高度支持同性婚姻。
不同背景變項對高中生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差異
生理性別
高中生理女生正向態度顯著高於高中男生,此與以往諸多研究結果相似,男性因為受到較為嚴苛的性別刻板印象(蘇艾珍,2007;張德勝及王采薇,2010),且女性與同志同為父權社會下受壓迫者(畢恆達,2006),故女性比男性對同志更為友善。
有無接觸過同志之經驗
有接觸過同志的高中生的正向態度均顯著高於沒有接觸過同志的高中生,此與諸多研究結果相似。有實際與同志互動經驗者,比起沒有實際與同志互動者,態度更為正向。
性傾向
同性戀高中生和雙性戀高中生的正向態度均顯著高於異性戀高中生。就整體得分而言,雙性戀高中生得分最高,同性戀高中生次高,異性戀高中生得分最低。
居住地區、學校的性別脈絡、類組偏好、宗教信仰
不同居住地區、男校女校或男女合校、不同類組偏好及不同宗教信仰,對於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均沒有顯著差異,與以往研究顯示不同。由於現今正式課程中皆有同志教育,再加上社會傳播媒體發達,不同變項的高中生也都能有機會學習認識同志。由於認識而減少誤解,不因城鄉差距、學校性別脈絡、類組偏好及宗教信仰而導致顯著差異。
對教育主管單位的建議
因為認識減少了許多偏見和誤解,所以城鄉差距、宗教信仰、科系選擇及學校性別脈絡等因素,皆對學習過同志教育的高中學生之同志態度沒有顯著影響,希望能夠持續落實高中的同志教育。其次,希望教育部能正視學生對於肯定同志教育的聲音,正視學生對同志教育向下延升至國中小的聲音,正視同志學生受到霸凌的現象,讓同志教育確實於國中小正式課程實施,讓學生藉由認識來消弭偏見及歧視,減少霸凌。
對現職教師的建議
若現職教師能利用機會,協助學生建立正向接觸同志的管道,譬如介紹同志諮詢熱線或相關單位及同志遊行,也舉辦相關演講或班內舉辦座談會等。藉由實際互動,讓學生能瞭解同志生活的實際面貌,相信有助於建立大家對同志的友善之態度。希望教育現場的教師,都能夠瞭解多元性別,並時常檢視自己與學生互動的言行及舉止是否尊重多元性別,相信在身教的耳濡目染影響之下,學生們多少也能學習到對其他每一位學生的尊重,讓同志學生於校園生活更加自在。
註1:性取向有39位同學集體未作答,因問卷施測前,某校教師顧慮請學生表態性傾向不太妥當,於作答前將該題刪除。故對於性傾向背景變項實際未作答者約佔1.2%。
參考文獻
- 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2005)。人權調查過半支持同性婚立法。2015年6月4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12085009-1.aspx。
- 張德勝、王采薇(2010)。〈大學生對同志態度重表編製初探〉。《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159 -186。
- 畢恆達(2006)。〈夜․永誌不忘〉。蘇芊玲、蕭昭君《擁抱玫瑰少年》,28 -36。臺北:女書文化。
- 簡至潔(2012)。「臺灣同志壓力處境問卷」調查結果初步分析。於2014年10月2日,取自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http://www.tgeea.org.tw/
- 蘇艾珍(2007)。〈中部地區高中高職教師同性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