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某個午後,幾個因工作第一次見面的同事一起在檳城的海邊看著夕陽,好似愜意的人生而我們卻談著不太輕盈的話題,還記得派駐在檳城的同事是這麼說的:「台灣正經歷著文化革命般的變革,好多爭議、制度、文化都變得太快,而這動盪的時局不是文化革命的話,那是甚麼?」可以從他殷殷的眼神讀出他想表達的內容,而我卻不想接續或開啟他已起了頭的敏感話題,那些微微包著負面字眼的句子,我很清楚地知道處於對立兩面的我們思想能有多大的不同!然後他繼續說著:「婚姻本來就是一男一女,自古以來就是男女的結合才能交配、生出下一代,才能讓這世代傳承下去…本來同性就不能生育,怎麼能給他們甚麼結婚權…」一種敵明我暗的狀態,這難堪的氣氛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而他人隨意就丟出的歧視與偏見也不是我人生第一次忍氣吞下,對於太多沒有任何一個少數性族群朋友(Sexual minority, LGBT)的異性戀,我常常在想我要不要成為他的第一個雙性戀朋友?要不要讓他知道他太容易行使他的異性戀霸權?然而常常在第一次碰面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以反同主義的佈道方式渡過,你輕輕地提示尊重不同性傾向,他卻可以以不自然、少數不重要不足以到修法、不可以推崇這樣的性傾向等等,可以排列成句子確不合邏輯的文字宣傳反同精神,彷彿他們口中的少數性族群不配用上所謂的平等、是一種次等的公民,要永久與異性戀活在不同的世界裡異性戀才能獲得安寧,更可怕的是反同的異性戀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推廣自己認為是真理的反同主義,試圖要周遭的朋友認同他們…究竟,反同主義者腦中的少數性族群們是有多可怕?而又是甚麼樣的認知與想像讓恐同的異性戀們把少數性族群妖魔化了?一次又一次被反同主義佈道的我也不禁開始好奇是不是恐同症(Homophobia)把我們一分為二:分成維持與汙辱婚姻神聖性的兩方、分成擁有及不配法律保障的兩種人…恐同症到底從何而來?又該從何而去?
恐同症(Homophobia)一詞,是由心理學家及心理治療師George Weinberg在1965年參加東岸同性組織演講前發生的同事聚會小插曲所衍生而定義出來的新名詞,主要是同事們發現George Weinberg所要帶來聚會的女伴是女同志,便開始私底下游說George
Weinberg不要帶該名女同志參加聚會,透過這個事件,George Weinberg發現這些異性戀同事不僅僅是不喜歡女同志參加他們的聚會、甚至是害怕女同志參加聚會,而害怕的程度還極端到了恐懼的可能,所以George Weinberg用了phobia這個代表恐懼的希臘字根來形容對於同性戀恐懼的人們。1而更在1972年,George
Weinberg博士把恐同症(Homophobia)一詞正式刊登在他個人所出的心理書籍”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之中。傳奇般的和平人物George Weinberg博士其實本身是異性戀,但卻一生投入在人權及少數性族群平權的運動中,不斷為少數性族群發聲,更是第一位出版心理書籍並提出同性戀除罪化概念的先驅;但在1992年,美聯社副編輯David Minthorn在專欄裡面抨擊恐同症(Homophobia)一詞的正當性,認為恐同症(Homophobia)一詞臆測性質過高,且很多人對於反同的情緒或行為其實不明顯,用恐同症(Homophobia)一詞過於嚴厲。隨即,George Weinberg博士在赫芬頓郵報中回應美聯社副編輯,其內容是這樣寫的:
『As long as Homophobia exists, as long as gay people suffer
from homophobic acts, the word will remain crucial to our humanity. Indeed, the
next big step should be to add “Homophobia”to the official list of mental
disorders- not to cleanse the language of it.』
其內容為:只要恐同症存在、只要同性戀人們遭受到恐同對待,恐同症這一個字對人性來說都是重要的,的確(意指回應美聯社副編輯之應該有所改變),接下來重要的一步應該是把恐同症一詞正式列入心理疾病清單之中,而不是替恐同症洗清罪名。2
回顧歷年來的文獻,不難發現為數不少與性別歧視、反同暴力及恐同症相關的研究:1996年Adams等人的研究指出恐同症與同性性覺醒相關程度極高且恐同個體皆否認或自我無意識有同性性覺醒。此研究對象為64位自願性參加的高加索異性戀男子,平均年齡為20.3歲,根據性向評量及恐同指數評量,將這64位異性戀男子分成兩組:恐同指數高的恐同組及恐同指數低的非恐同組,都分別以影片為刺激方式,量測其陰莖表面圓周長度的改變,而影片的刺激共有男女性交、男男性交、女女性交的畫面,每段影片都有4分鐘之長,結果發現恐同組與非恐同組對於男女性交及女女性交之影片都有明顯陰莖圓周周長變大的現象,但在觀看男男性交影片時,只有恐同組有明顯陰莖圓周周長變大的結果產生。此外,針對受試者本身的自我評量也做了自我性慾及勃起評量,除了非恐同組與恐同組的男男性交影片兩組外,其他都是正相關,也就是說受試者本身不管恐不恐同都認同自己在觀看男女性交、女女性交影片時有自我性慾高漲及勃起現象,但在看男男性交影片時皆否認性慾變高及勃起現象,作者的解釋為:非恐同觀看男男性交影片那組,主要是因為圓周周長變化量太小本身自我評估困難造成的相關係數太小,然而恐同觀看男男性交那組的圓周周常變化量其實很明顯,但受試者本身卻不認為有明顯的勃起現象。作者認為恐同症可能是恐同者本身用來威脅自我同性性衝動,而產生壓抑、否認等等行為的形式;或者是恐同者本身把同性刺激視為一種負面情緒,因為以往的研究的確有指出焦慮會加強性慾及勃起的現象,所以對同性性交產生如焦慮這樣的負面情緒,進而引發勃起現象。3
而在2001年Bernat等人以徵招測試反應時間之名義,招集了52位異性戀男子自願受試者,平均年齡為19.2歲,在反應時間試驗開始之前,一樣會根據性向及恐同指數評量分為:恐同組及非恐同組。整個試驗的流程是:
1. 反應時間的測試方法會先跟每位受試者分別說明(其反應時間測試將會有一位競爭者,並以電擊逞罰做為反應時間加快的刺激)。
2. 然後分別偵測受試者的電擊痛覺閥值(目的不造成受試者受傷)。
3. 接續看2.5分鐘的男男性交影片(做為恐同可能的情緒誘導)。
4. 之後再透過多種情緒測試評量(做為之後每位受試者的情緒狀態分析)。
5. 最後做競爭對手的背景介紹,然後開始測試(反應時間競爭較快的一方可以以電擊逞罰較慢的一方,總共20回合)。
6. 做完反應競爭後,會以試驗結束前總結的方式確認每個受試者都沒有發現試驗和恐同測試相關,且每個受試者都認為自己是在做反應時間測驗,並沒有發現他們的競爭對象其實是虛擬的。
但實驗的背後真相是,競爭對手是虛擬的,一半的人會跟他們以為是同性戀的男性做競爭,一半的人會跟他們以為是異性戀的男性競爭,然後反應時間競爭的輸贏是隨機50%的輸贏,所以每個人可以電擊對方10次。最後將所有人的情緒狀態、電擊強度跟時間一起分析統計。結果發現:
1. 看完男男性交影片後,恐同組受試者的負面情緒、焦慮、憤怒敵意都比非恐同組受試者明顯高出許多。
2. 恐同受試者對於同性戀競爭者的侵略性會比對異性戀競爭者高出許多,也就是恐同受試者會採用較高電壓跟較長的電流時間電擊輸的同性戀競爭者;相似結果也可以在恐同與非恐同組的比較中得出,對於同性戀競爭者,只有恐同受試者的侵略性會明顯變強,和非恐同受試者相比,恐同受試者會用較高的電壓跟較長的電流時間電擊輸的同性戀競爭者;而競爭者如果是異性戀的話,恐同受試者和非恐同受試者表現出的侵略性是差不多低的,也就是不管恐不恐同,只要競爭對象是異性戀,受試者都會用較低電壓跟較短的電流時間電擊輸的異性戀競爭者。
3. 鑑於只有恐同受試者在看完男男性交影片後,會有高程度的負面情緒、焦慮、憤怒敵意的表現,且和非恐同受試者相比,對於同性戀競爭者的侵略性,恐同受試者明顯增強,作者認為恐同者的負面情緒、焦慮、憤怒敵意等等可能是恐同者對於同性戀會採取較激進侵略手段的情緒前驅物,但這仍需要靠進一步的實驗證明。
而2015年Ciocca等人分析了560位大學生,平均年齡21.95歲,以各種心理與恐同評量綜合分析後,發現心理健康狀態較佳的成年大學生較不會有恐同傾向產生,男性又比女性易有恐同傾向,恐同表現會和逃避依附、不成熟防禦機制等較不健康的心理表現有正相關。
究竟恐同是不是一種心理疾病,在科學上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很確定的是不同性傾向並不是病,所以這社會也不需要到處渲染恐同或反同主義來抵制甚麼都沒有錯的少數性族群,到頭來反而會讓恐同症更像一種傳染病,讓大家對反同概念逃之夭夭。更重要的是少數性族群的平權運動也好、去汙名化也好,從來都沒有要把這個世界的人都變成少數性族群,實際上也沒有辦法那樣做,不然也不會一直都是少數性族群了,不是嗎?平權的意義只是在爭取這社會一直以來對少數性族群所虧欠的,所不願給的平等對待,如此簡單而已。所以可怕的其實不是恐同,而是恐同帶給恐同者的無限想像,因為不了解少數性族群、也不願意去了解、不尊重,甚麼都不清楚的無知帶來的恐懼才是真正可怕的。請放下恐同的成見,在指責少數性族群讓傳統文化消失前,先想想少數性族群一路跟著傳統走來,傳統讓他們的生活犧牲掉多少權利,給他們人生帶來多少壓力,平等只是他們最卑微不過的要求而已。
文獻參考:
1.
Herek, Gregory, April 2004. “Beyond
Homophobia” Thinking about sexual prejudice and stigm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Springer. 1 (2):6-24.
2. William Grimes, Mar 2017. “George
Weinberg Dies at 87, Coined Homophobia after Seeing Fear of Gay.” https://www.nytimes.com/2017/03/22/us/george-weinberg-dead-coined-homophobia.html?_r=0
3. Adams H. E., Wright Jr. L.
W., and Lohr B. A., 1996, Vol. 105, No. 3, 440-445.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Is Homophobia Associated with Homosexual Arousal?
4. Bernat J. A., Calhoun K. S.,
Adams H. E., and Zeichner A., 2001, Vol. 110, No. 1, 179-187.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Homophobia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Toward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Individuals.
5. Ciocca G., Tuziak B.,
Limoncin E., Mollaioli D., Capuano N., Martini A., Carosa E., Fisher A. D.,
Maggi M., Niolu C., Siracusano A., Lenzi A., and Jannini E. A., 2015,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Psychoticism, 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s and a Fearful
Attachment Style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Homophobic Attitude.
您好,謝謝您寫的這篇文章,為我對於理解同性戀畏懼有更多的了解,同時我也將引用相關的內容於我的論文,並標註出處,謝謝您。
回覆刪除